5月21日,西昌蓝鼎组织湿法脱硫脱硝颗粒物治理专题交流会,此次参会的单位有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苏亿金环保、西昌钢钒炼铁厂生技室、环保室、设备室、烧结作业区,以及西昌蓝鼎生产部、技术部和装备部。
众所周知,湿法脱硫和脱硝的工艺相对比较成熟,但怎样将湿法脱硫和SCR脱硝通过除尘设施完美的结合实现颗粒物的超低排放是湿法脱硫脱硝的发展瓶颈。西昌蓝鼎一期湿法脱硫脱硝系统自2021年1月19日运行以来,脱硫脱硝指标稳定,但颗粒物指标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烧结电除尘自10多年前投运以来,一直没有大修,其中几个电场一直处于故障停机状态,除尘效果得不到保障,导致了烧结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远远超过了脱硫脱硝工艺设计处理能力。
此次会上各家单位就烧结电除尘现状,以及西昌蓝鼎湿法脱硫脱硝运行情况,各自提出系统优化改造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方案在项目上投用的成功实例展示,会上各家单位讨论异常激烈,最后确定西昌蓝鼎湿法脱硫脱硝颗粒物治理采用四川大学的技术方案—对西昌蓝鼎湿法脱硫脱硝装置进行技术改造。
会上西昌钢钒炼铁厂生技室谭主任表示,西昌蓝鼎湿法脱硫脱硝出口颗粒物浓度波动主要是由于烧结电除尘年久失修,导致颗粒物入口浓度过高所致,此次采用四川大学提出的优化方案,主要考虑到烧结机暂时无大修停机时间,为从后端改造为烧结电除尘维修赢得了时间,也对西昌蓝鼎对于先进技术的重视,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给予高度评价。
通讯员:王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