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西昌蓝鼎中控室背后原氨法脱硫一期位置,伴随着两台吊车发动的轰鸣,最后一面高达18米,重达46吨的钢结构框架成功定位在一期脱硝承台立柱上。这标志着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烧结2×360㎡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一期脱硝第一次立装框架圆满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本项目施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烧结2×360㎡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是雷速leisu(中国)科技集团为积极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针对在运行的“多级密相半干法”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满足国家超低排放要求。项目共计投资3 亿,包含12烧结烟气脱硫系统,脱硝系统,并考虑烟气脱白效益。
一期脱硝区域地下桩基共计38根,基础承台区域16个,立柱21根其中大柱(1400x1400)11根,小柱(800x800)10根。共经历桩基施工及浇筑、基础场地开挖、垫层浇筑、桩基检测、钢筋编制、基础支模、基础浇筑及养护、土方回填等历时70余天。于5月16日工序交接进入框架安装阶段。
5月17日,在两台吊车的同时作用下第一面脱硝脱硝框架结构件成功升起,并准确落在指定位置。随后垂线测试,拉绳固定,脚板焊接标志着第一面脱硝框架立装完成,也预示着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构件及设备安装在这个基础上。仿若画师笔下的油画,日渐完善,日渐清晰,最终会在风机启动的轰鸣中为本项目画上阶段性的句号,也不断推动祖国环保事业勇猛向前。
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本次脱硝框架的立柱安装是今后不断拔高平台的基础,也是本工程极具象征意义的施工节点,标志着今后施工重心由土建向钢构倾斜,也象征着基础施工正式步上轨道迎接的便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记者:刘垒